8个月引来24个项目,建邺招商“亿”军突起 |
|||||||||||||
|
|||||||||||||
招商热潮涌,产业踏浪来。9月9日,德国零售巨头奥乐齐首进南京,奥乐齐商业发展(南京)有限公司落地建邺,打造区域中心;8月25日,京东集团南京研发中心正式签约落户建邺,建设百亿级区域总部和万人规模研发中心;8月13日,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证照办理,作为宝马在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该项目从签约到正式落地建邺仅用了25天。 从主动“走出去”叩门招商,到热忱“请进来”共谋发展。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建邺区今年先后招引重点项目102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4个,全市领先;实际投资总额完成进度和市级高能级项目入围数均居主城第一。 广拓朋友圈,海外招商频结硕果 据介绍,全球连锁精选平价超市ALDI奥乐齐正式签约入驻建邺区巧刻广场,预计明年一季度开门迎客。 奥乐齐首进南京、落地建邺,是该品牌深耕中国6年、成功拓展江苏市场后,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又一次重要落子。沿袭其一贯的选址策略,巧刻广场占据建邺核心商圈位置,营业面积约1000平方米,辐射周边密集居住区,将为市民带来便捷的购物体验。 发源于德国埃森市的奥乐齐,从家庭杂货铺起步,历经百年发展,如今已成为拥有全球超1.3万家门店的零售巨头。自2019年进入中国,奥乐齐深耕上海,延续“高质低价”的品牌基因,凭借零会费模式,推出更适合中国家庭的“小包装也低价”商品,为消费者打造“省钱、省心、省时”的购物体验。 奥乐齐区域中心的落地,是建邺区海外招商、对德合作全方位拓展的生动缩影。“邺”“德”默契,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战略同频与长期积淀。从建邺区与德国巴符州以友城交往为纽带,到南京斯图加特联合展览有限公司的成立,再到交邦电气科技研发中心项目、百菲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落地,两地合作的根系早已穿透地理隔阂。 更深层的驱动,则在于德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精湛积淀与建邺区打造总部经济高地、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雄心高度同频共振。如今,这种共振已从基础连接迈向产业生态的深度重构。记者从建邺区投促局获悉,近年来,德企到建邺投资正呈现出龙头企业加速布局、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等显著特点。 超越简单的生产转移,德企正将研发“大脑”植入建邺。今年7月,宝马集团官宣与建邺区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全资子公司——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公司聚焦AI、工业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为宝马全球生产、销售、售后等全链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瞄准新赛道,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7月底,中旅数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暨中国旅游集团南京研发中心签约入驻河西中央科创区,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文旅行业,打造覆盖旅游全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 8月25日,南京市与头部互联网企业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这里将汇聚京东在零售、科技、金融、健康、家政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研发力量,重点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人才。 百米之外的小米南京科技园内,绿树掩映,大厦的“回”字形玻璃幕墙崭新明亮,小米华东总部实验室集群提前建成使用,5000余名软硬件工程师集中入驻;一街之隔,恒生电子江苏总部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 招商引资,是促经济、谋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初,建邺提出在河西南打造创新动能强、产业规模大、影响辐射广的河西中央科创区,塑造河西建邺发展的“第三条增长曲线”。“围绕‘7+X’赛道,我们梳理编写了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形成上下游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名录库,优质项目信息都会纳入项目‘蓄水池’,点对点对接,详细了解企业的产业布局、投资意向、技术研发等情况,寻找合作空间,带动上下游集聚、产业链融通。”建邺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张图”连接了上下游企业;“一张图”解决了要招什么商。摊开产业赛道图谱,招商也从“广撒网”转向“精定位”:2月,全国首个场景创新生态平台——“场景磁场”在河西中央科创区揭牌运营;3月,阿里巴巴校友创业基地、魔搭社区开发者中心、毅达资本AI投研中心等落户;瞄准“AI+芯片”,江苏润石科技南京公司项目签约落地;随后,鹏鹄物宇区域总部、思合(江苏)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先后迁入落地;全力打造AI创享中心、AI科创社区、AI培训学院,构建“空间+服务+生态”的创新生态闭环。 在河西中央科创区0.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已集聚阿里、小米生态链企业近100家,59家企业入驻南京阿里中心。今年上半年,近20家“人工智能+”赛道优质企业落户,目前在手在谈项目超30个,高端创新要素正加速集聚。 优化新打法,不拼政策拼“生态”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后,传统招商模式面临调整,不拼土地税收和奖补政策,地方招商还能拼什么? 前不久,一“建”如故分享会在南京金鱼嘴基金大厦举行。走进会场,9张精心布置的方桌,一改传统会议布局,参会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面对面落座,彼此分享行业动态,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意向企业直接申报。 从补贴力度竞争转向服务能力竞争,从“拼资源、拼优惠”转向“拼服务、拼生态”。在建邺,通过政府“做媒”,企业“自由配对”,推动了数字金融、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等市场开放,累计发布近500个应用场景,总投资额超68亿元,“标杆场景”和“优质场景”入选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为提高招商项目“含金量”,建邺区招商打法“层出不穷”: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阿里、小米、华为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聘请企业高管作为招商伙伴,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依托省数据集团、省医保赋能实验室等数据链主企业和平台,吸引更多优质生态链企业入驻;借力基金招商,依托区属国资参与组建的产业母基金、科创引导基金、直投基金等,运用资本“嗅觉”捕捉产业“风口”,广撒基金招商“英雄帖”,推动项目落地建邺;布局招商前哨,设立驻新加坡经贸联络处,北上广深等地成立招商合作工作站,举办专场推介12场、密集招商50余批次;搭平台招商,金鱼嘴每日路演举办活动超860场,通过落地扶持、生态赋能、基金跟投等方式,吸引优质项目超2000个,累计撮合项目融资额度超67亿元。 以招商创新,促产业向新。今年上半年,央企二级总部中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在建邺区揭牌成立,中旅数科江苏研发总部、国华(江苏)新能源等央企区域总部,香港鹰君朗廷酒店集团、滴滴电动出行等优质外资项目纷纷落地。“转变思维、优化服务、凸显特色,把好项目嵌到产业链,跑出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建邺特色的产业发展生态,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吸引、留住企业,为区域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建邺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建邺区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