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糕正宜 |
|||||||||||||
|
|||||||||||||
夏日悠长,到了白露节气,暑气减退,清晨打开窗户,有凉爽的感觉了。是的,“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即使是长夏不肯退场,即使仍然是一动一身汗,毕竟,秋分到了。 秋分到了,昼夜平分,寒暑平分,雷声将要一天天减少,虫豸鸟雀的喧闹,将要一点点减少,从现在起,天地之间,将要一天天回归宁静;从现在起,秋天,正式开始了。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如果希望“明天会更好”“将来会更好”或者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一样食物来象征的话,那就是“糕”。 糕,用米粉或面粉掺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糕的历史悠久,但是“糕”字从古到今就一个写法。最早的时候,“糕”不叫“糕”,“糕”的雏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糗饵粉团”。糗,原意是饭或面食连成块状或者糊状,后来当名词用的时候,“糗”是指干粮。“饵”,《礼记·内则》的说法是将两份稻米和一份肉合起来煎,这很像是现代的馅饼或者夹了馅料的糕;现在云南还有一种食物叫“饵块”,大米淘洗、浸泡之后蒸熟,然后舂捣,做成各种形状。其实类似这样的食物其它地方也有,叫“打糕”或者“年糕”,也有的地方叫“糍粑”“粑粑”。 “粉团”到了今天,赴汤蹈火直奔餐桌,里面包上馅儿放在水里煮熟的,叫“元宵”“汤圆”或者“汤团”;外面裹上芝麻,放在油锅里炸的,叫“麻团”。放在笼屉里蒸的,叫“糕”。 汉代时,“糕”的种类就不少了,隋唐时更加丰富;到宋代时,种类更加繁多,数得出名号的就有二三十种。如今,单单是咱们南京有多少种糕?不妨用笔在纸上画“正”字数数看,十个手指头肯定是不够用的。 秋天开始了,面对田野,嗅着庄稼的气息,我们可以憧憬丰收景象了。今天,吃块糕吧,祝愿今年是个完全意义上的丰收年,祝愿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好;祝愿事业和学业,步步升高!梅花糕,大致可以认为是我们的“市糕”了吧,来啊,秋分吃块梅花糕,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美好! 秋天开始了,雨水也逐渐减少,江河湖泊水位下降,有些沟渠也会干涸,空气将会更加干燥。防秋燥,可以吃梨、吃藕,还可以多吃马蹄糕。作为水生植物的“马蹄”,秋分时节开始成熟上市了,它正式的名字叫荸荠,有润燥的效用,它让人生津止渴、利肠通便、清肺化痰。荸荠念起来谐音“必齐”,有完美、圆满的寓意,有些地方把它作为节日的吉祥物。秋分吃马蹄糕,清暑热,增信心! 秋天开始了,青草开始枯黄,树叶将纷纷在风中摇落。萧瑟将至,不要伤悲,浓浓的桂花香味来安慰了。桂花,不仅给人嗅觉上的满足,还可以吃,一口酒酿,或者一口糖芋苗,搭一块桂花糕,全方位满足。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幸而有桂花糕,甜香如旧。往后的日子,将会又甜又香,更加向好!
信息来源:建邺区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