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
首页 > 建邺要闻

专“新”致“质” | 建邺政策“精准滴灌”,助力储能技术加速转化

发布日期:2025-09-28 16:00

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储能”)成立于2020918日,是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专注于“BMS+PCS+EMS”3S系统设计,以先进的储能系统设计和创新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为客户提供“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衰减、智能化、高收益”的磷酸铁锂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林洋储能在南通启东、安徽蚌埠、河北平泉建有7.7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实现年产9GWh储能Pack及直流侧系统,海外沙特吉达工厂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预计202512月底建成投产。

设有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新型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锂电池储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南京市企业专家工作室,通过CNAS实验室认证,拥有各类知识产权42件,其中发明授权16件,主导参与12项团体标准的制定。

林洋储能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共同打造“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衰减、智能化、高收益”磷酸铁锂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先后荣获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南京市优质应用场景、建邺区优质应用场景。

自主研发的重大创新成果“高安全、高可靠3S融合新型储能系统”先后荣获第三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十大创新案例、2023年储能行业典型案例与标杆项目。

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储能行业技术更新迅速,产品折旧周期缩短,从最早的4.5年缩短至2年左右。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还要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

林洋储能的研发投入呈指数级增长,研发设备单次投入以百万元计,且不包括人力成本。从设备打样、认证到市场销售,整个过程投入巨大,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资金压力。

此外,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也是林洋储能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企业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合作机会,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

随着新型储能领域的迅速发展,储能成为绿色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林洋储能面临着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压力。为了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高效利用研发支持、拓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合作机会,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

面对行业挑战,建邺区与建邺高新区的政策支持为林洋储能缓解资金压力提供了关键助力,形成了“研发费用补贴+产学研专项扶持”的双重政策支撑体系。

2024年,建邺区根据统计平台数据,免申即享研发费用增幅扶持。林洋储能对储能系统相关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如2022年研发费用1895万,2023年研发费用4944万,2024年研发费用5924万。基于这一增长,建邺区政府主动根据统计平台的填报数据,向企业提供了25万元的扶持资金。资金支持不仅减轻公司研发方面的压力,也为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建邺高新区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建邺高新区产学研支持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对产学研合作的科技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发。

基于此政策背景,林洋储能与大连理工大学展开了新型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状态评估云平台的联合研发。该项目依托于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在智能控制与数据分析方面的领先优势,旨在开发一套具备高精度故障诊断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云平台。

此项目不仅得到了园区的关注,也获得了300万元的立项补助资金。政府资金支持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为双方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的政策精准匹配企业需求,部门服务高效贴心,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政府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更在服务上让企业感到贴心。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储能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信息来源:建邺区人民政府